2022年9月8日国自然科学基金放榜,我第一次申请的国青,竟然中了!令人心动的截图:
本人的科研背景和基础文章没太大竞争力,中标可能得益于标书思路定后我发了一篇直接相关的生信文章(当时来不及发实验性文章),另外国青对文章要求相对较低,主要鼓励创新性强、有潜力的青年。今天给大家分享我的感触和备战历程,最后附上部分中标意见,跟大家一起学习。
历程前,先来总结本中标的关键因素:
选题做的比较好,肿瘤口研究发生发展的没有太大特色,而免疫治疗、肿瘤特异转移、化疗耐药和放疗抵抗可能相对好些。
有一篇直接相关的文章十分重要,生信文章也能体现对本领域的了解和一定的研究能力(当然有实验基础性文章最好)。
创新性,热门前沿的东西还是很有效的,“多个热点强强联手”能够增加新颖性和独特性,分子机制研究也更加深入。但热点也不能硬蹭,须有依据,通过高通量手段容易筛到相关的,这样立项依据也更充分。
预实验很重要,必须要完全支撑我们的假说
国自然标书备战历程:
2021年8月下旬,开始着手准备,主要是选题,确定研究大方向
由于申请的是肿瘤口,众所周知竞争压*力非常大。大方向决定了研究意义和科学价值,因此选题最关键。我花了很多精力去研读和总结近年来肿瘤的高分文章、国自然中标的标书和摘要,最终确定研究肿瘤抵抗方向(普通人按常规的肿瘤发生发展去研究很难中标)。
2021年9 -10月,撰写标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,确定预实验内容
研究思路非常重要,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确定研究思路;思路定后再按标书预期的版本去写立项依据的框架、假说、创新点、研究方案;最后根据假说和依据确定要做哪些预实验。
由于9月之前我还没基础文章发表,因此研究思路也就不用考虑前期延续性的问题。首先肯定就是往热门前沿的方向去考虑,但也不是硬蹭热点。我们预想是将两个前沿的东西强强联合,通过后面预实验采用高通量手段,往我们感兴趣的方向去筛选相关基因(若实验没有筛到预期则根据实验结果找突破口、调整方案)。
2021年9-10月 根据标书内容,撰写和投稿了一篇生信文章(这对我的申请有极大帮助)
由于前期没有好的基础研究文章,所以在思路确定后,想发表一篇跟标书内容相关的文章。之所以选择生信文章,是因为生信不需要实验,周期短,有可能在标书前发表。
2021年10月-2022年2月,预实验阶段
虽然前期已列好预实验,但也会根据实验结果、写本子过程发现的问题、新想法,调整和增加预实验。
2021年12月-2022年3月初 标书撰写和修改阶段
标书初稿撰写的时间大致在12月份前后,后续也找人帮忙提修改意见(专家提的意见也有片面的,综合考虑修改)。尽管初稿早就写好,但直到3月初,标书上传前也还是发现一些问题,修改到半夜才提交。
最后,附上一部分中标意见,跟大家一起学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