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阴性乳腺癌(TNBC)是一种侵袭性、高转移性疾病,预后较差。E26转化特异性转录因子(ELK3)在TNBC中高度表达,是上皮-间质转化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。由于TNBC细胞的转移迁移和免疫逃避是成功转移的关键因素,因此揭示其潜在机制并开发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迫在眉睫。本研究通过RNA测序分析和分子实验,确定并验证与TNBC细胞迁移和附着相关的ELK3下游靶基因。致癌基因ELK3直接抑制细胞质FMR1相互作用蛋白2(CYFIP2)的表达,而CYFIP2是肌动蛋白聚集的抑制因子。进一步的分子和药理学分析证实,ELK3-CYFIP2 轴在 TNBC 细胞系中具有双重作用:(1)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的积累控制丝状体介导的迁移和粘附;(2)通过调节接触部位的肌动蛋白积累调节对 NK 细胞的敏感性。Kaplan-Meier分析表明,ELK3-CYFIP2轴与TNBC患者的存活率有关,ELK3抑制CYFIP2的转录。因此,ELK3-CYFIP2轴在调节肌动蛋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,强调了它在控制TNBC癌细胞迁移和NK细胞反应方面的重要性。该研究于2025年2月发表在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》,IF:11.4。
技术路线:
主要研究结果:
1. ELK3 的表达与 TNBC 细胞的丝状突起有关
丝状体是从细胞表面延伸出来的细长的指状突起,在癌细胞的运动、迁移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据此,高度转移的 MDA-MB-231 细胞在体外表现出许多类似丝状体的结构。鉴于 ELK3-knockdown(ELK3KD)MDA-MB-231 细胞失去其转移特性,作者质疑 ELK3KD 细胞是否具有较少的丝状体。为证实这一点,暂时恢复ELK3KD MDA-MB-231或Hs578T细胞中的ELK3表达。不出所料,用类黄嘌呤染色观察肌动蛋白丝时发现,ELK3KD 细胞比对照细胞表现出更少的细胞表面突起;然而,恢复 ELK3 表达后,细胞表面表现出更多的突起(图 1A 左)。在另一种 TNBC 细胞系 Hs578T 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模式(图 1A 右)。图 1A 中的定量分析表明,ELK3 表达与每个 MDA-MB-231 和 Hs578T 细胞丝状突起的数量和平均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(图 1B-C)。
2. ELK3 在 TNBC 中发挥着 CYFIP2 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
丝状结构由 WAVE 复合物(即 WASF,又称 WAVE)、NCKAP1、ABI 和 BRICK1(或其同源物)以及连接膜和细胞骨架的 CYFIP 组成。由于ELK3在TNBCs中起转录抑制作用,通过分析MDA-MB-231细胞、ELK3KD细胞和ELK3-rescued ELK3KD细胞的RNA测序数据,评估编码各WAVE成分的基因中哪些基因与ELK3的表达呈负相关。
虽然在ELK3KD细胞中CYFIP2和WASF3的表达受到抑制,但挽救ELK3在ELK3KD细胞中的表达并没有显著抑制WASF3/WAVE3的表达。这表明,ELK3可能并不像调控CYFIP2那样直接调控WASF3/WAVE3。基于这一点,重点关注 CYFIP2,因为在 RNA 测序数据中,它与 ELK3 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(图 2A)。CYFIP2 是肌动蛋白聚合的负调控因子,可抑制丝状体的形成。与图 2A 中显示的结果一致,定量分析显示,在 ELK3KD 的 MDA-MB-231 和 Hs578T 细胞中,CYFIP2 mRNA 和蛋白上调,而当 ELK3 恢复后,它们的表达量减少(图 2B,C)。在CYFIP2的启动子上靠近转录起始位点的地方发现一个ELK3结合基团(图1)。为证明CYFIP2是ELK3在TNBCs中的直接下游靶点,采用荧光素酶报告试验,使用编码荧光素酶的构建体,该构建体携带CYFIP2启动子区域的bp -1450至+50。如图 2D 所示,ELK3 显著抑制 CYFIP2 启动子的活性。通过 ChIP 检测证实 ELK3 与 CYFIP2 启动子的直接结合,结果显示 Flag-ELK3 与相应的基团结合(图 2E)。这些发现表明,ELK3在TNBCs中发挥着CYFIP2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。
3. ELK3-CYFIP2轴通过调节丝状突起调控TNBC的转移特性
为进一步探索ELK3-CYFIP2轴在TNBCs中的生物学功能,作者了评估抑制CYFIP2对ELK3KD TNBCs转移特性的影响。通过将 siRNA 转染 ELK3KD MDA-MB-231 和 Hs578T 细胞,成功抑制CYFIP2(图 3A)。值得注意的是,CYFIP2的抑制导致ELK3KD MDA-MB-231和Hs578T细胞的细胞表面突起重新出现,每个细胞的丝状突起平均数量和平均长度的增加就是证明(图3B-D)。
此外,抑制 ELK3KD 的 MDA-MB-231 和 Hs578T 细胞中的 CYFIP2 可增强其迁移能力,而 ELK3 的抑制会削弱这种能力(图 3E)。当 CYFIP2 被抑制时,在 ELK3KD 细胞中观察到的低细胞粘附性增加(图 3F)。这些结果表明,ELK3-CYFIP2轴调节TNBCs的关键转移特性,包括丝状体的形成、迁移和粘附。
4. ELK3-CYFIP2轴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积聚影响TNBC对NK细胞的敏感性
乳腺癌细胞中的肌动蛋白积聚可诱导细胞抵抗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。在与 NK-92MI 细胞共培养的 MDA-MB-231 对照细胞和 ELK3KD 细胞中观察融合GFP 的肌动蛋白,发现对照细胞与 ELK3KD 细胞接触部位的肌动蛋白堆积突出(图 4A)。对与 NK 细胞接触部位显示 GFP 融合肌动蛋白聚集的癌细胞进行定量,进一步证实 ELK3KD 细胞与 NK 细胞接触后肌动蛋白聚集减少的观察结果(图 4B)。此外,ELK3KD 细胞被 NK 细胞杀死的时间明显缩短(图 4C),表明肌动蛋白反应影响细胞毒性。为证实 TNBCs 中的 ELK3-CYFIP2 轴是否参与针对 NK 细胞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的肌动蛋白积累,将 siCYFIP2 转染到 ELK3KD TNBCs 中。抑制 CYFIP2 增加了 ELK3KD 细胞与 NK 细胞接触时的肌动蛋白堆积(图 4D-E)。同样,图 4F 显示转染 siCYFIP2 的 ELK3KD-TNBC 中 NK 细胞毒性明显降低。这些结果突显了 ELK3-CYFIP2 轴通过肌动蛋白聚集在这些癌细胞对 NK 细胞的免疫敏感性中的作用。
5. 药物抑制肌动蛋白重塑对 MDA-MB-231 细胞对 NK 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
上述数据表明,ELK3KD细胞与NK细胞接触部位的肌动蛋白组装因CYFIP2的表达上调而受损,从而增加它们对NK细胞的敏感性。根据CYFIP2诱导WAVE复合物失稳的报道,作者推测,在ELK3KD TNBCs中,作用于WAVE下游的Arp2/3受损。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点,接下来研究在对NK细胞免疫敏感的情况下,ELK3KD细胞是否对肌动蛋白重塑化学抑制剂有反应。
CK-666 通过抑制 Arp2/3 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力学和肌动蛋白重塑(图 5A),对 ELK3KD MDA-MB-231 和 Hs578T 细胞对 NK 细胞的免疫反应没有影响,但显著增强对照细胞的敏感性(图 5B)。延时显微镜观察发现,CK-666抑制NK细胞接触部位对照细胞的丝状突起,而ELK3KD MDA-MB-231细胞对这种化学物质没有反应(图5C)。定量分析证实,CK-666 对 ELK3KD 细胞肌动蛋白对 NK 细胞接触的反应没有影响(图 5D)。与CK-666对MDA-MB-231和ELK3KD细胞肌动蛋白积累的影响一致,CK-666缩短NK细胞杀死MDA-MB-231对照细胞的时间,但不影响杀死ELK3KD细胞的时间(图5E)。接下来评估CK-666 对癌细胞与 NK-92MI 细胞接触部位肌动蛋白相对堆积的影响。CK-666处理后,MDA-MB-231细胞的GFP融合肌动蛋白积累减少,而ELK3KD细胞则无明显变化(图5F-G)。这些结果表明,在TNBCs的ELK3KD中,Arp2/3已经失去活性,导致肌动蛋白积累减少,对NK细胞的易感性增强。
6. ELK3-CYFIP2轴在TNBC对NK细胞免疫监视的反应和TNBC患者的生存中发挥作用
为确定ELK3-CYFIP2轴是否调控TNBC的转移能力以及体内的NK反应,对注射GFP表达对照细胞、ELK3KD细胞或CYFIP2沉默的ELK3KD MDA-MB-231细胞的小鼠进行外渗分析。向免疫缺陷的 NSG 小鼠静脉注射总计 1×106 个癌细胞,1 小时后再注射 3×106 个 NK-92MI 细胞(图 6A)。3 天后检查肺部是否存在 GFP 阳性细胞。在各组小鼠肺组织的冰冻切片中观察到 GFP 阳性癌细胞(图 6B)。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,与对照组 MDA-MB-231 细胞相比,注射了 ELK3KD 细胞的小鼠检测到的 GFP 阳性细胞较少,而 CYFIP2 沉默的 ELK3KD 细胞检测到的 GFP 阳性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细胞相似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向已注射对照细胞或 CYFIP2 沉默的 ELK3KD 细胞的小鼠注射 NK-92MI 细胞时,GFP 阳性细胞的数量保持不变;但在注射 ELK3KD 细胞的小鼠中,GFP 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下降。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肺部的 GFP 阳性细胞进行量化(图 6C)。在每组小鼠的肺组织中都观察到一致的GFP阳性癌细胞,这表明ELK3-CYFIP2轴影响MDA-MB-231细胞对体内NK细胞抗癌活性的反应。
最后,使用KM Plotter在线工具研究ELK3和CYFIP2在TNBC细胞系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。根据CYFIP2/ELK3的比例,TNBC患者(n = 392)被分为 “高 ”和 “低 ”两组。Kaplan-Meier 图显示,“低 ”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 “高 ”组患者(图 6D)。此外,ELK3 的表达与 CYFIP2 的表达呈微弱但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(图 6E)。综上所述,这些研究结果表明,ELK3-CYFIP2轴具有与TNBC患者生存相关的生物学活性。
结论
综上所述,本研究有力地支持这样一种观点,即ELK3-CYFIP2轴是驱动TNBC转移的肌动蛋白重塑调节因子,它同时影响癌细胞的迁移和对NK细胞的免疫敏感性,以ELK3-CYFIP2轴为靶点有望成为对抗转移性TNBC的治疗策略。具体来说,抑制该轴可以阻碍癌细胞的迁移和粘附,同时提高对NK细胞的免疫敏感性。破坏这一通路有望为 TNBC 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铺平道路。
实验方法
细胞培养,细胞转染,细胞迁移,细胞粘附试验,qRT-PCR,荧光素酶实验,Western blot,ChIP,CFSE/7-AAD 检测,免疫组化,延时观察癌细胞在 NK 细胞存在下的肌动蛋白堆积情况
参考文献
Choi SH, Jang HJ, Park JD, Ryu KS, Maeng E, Cho S, Park H, Jung HY, Park KS. ELK3-CYFIP2 axis-mediated actin remodeling modulates metastasi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responses in triple-negative breast cancer. J Exp Clin Cancer Res. 2025 Feb 10;44(1):48. doi: 10.1186/s13046-025-03309-7. PMID: 39930469; PMCID: PMC11808954.